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

意料之外的规划 - 荷兰路的故事

意料之外的规划 荷兰路的故事

 

 

荷兰路 HOLLANDSTRAAT 是安特卫普中心城的一条小街,离中国城不远,她的经历虽然在比利时比较独特,但并不孤立,类似的事情以前有,现在有,将来也会有。

 

在讲述荷兰路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安特卫普。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,海港和工业城市,也是欧洲第二大港口。她有比利时最大数量的工人阶级,最著名的右翼和极右翼团体,也有比利时最好的足球俱乐部。总而言之,安特卫普是比利时土地上独特的城市,倒是比较类似于英国的工业和海港城市,比如纽卡斯尔NEWCASTLE和格拉斯哥 GLASGOW

 

荷兰路的位置很好,离中央车站走路不到五分钟,周围是中等或中下收入的社区。几年前,这条路是个红灯区,街边的房间里住者不少年轻的女孩。但不同于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那样管理有序的街区,有统一出租的橱窗,人们上班下班,统一纳税;荷兰路的女孩大多住在两侧租来的屋子里,既生活,也工作。但不久之后,规划者和管理者出于"整顿"的目的,或者是由于收不到税的尴尬,将这些女孩赶出这条街。接下来会怎样呢,出乎规划者意料的,新的问题出现了。原有的社会共生关系被打破了,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女孩们,还包括两侧房屋的房东们。他们大部分是儿女离开的老人,女孩们的存在不仅给他们经济上的保证,也给了他们健康和生命保障。整顿之后,女孩们离去后的空缺很快被低收入的新移民和少数组群填补。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,他们和房东之间没有建立起像样的社会关系。继而老人们不是搬出就是离世。(有几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去世的老人。)

 

如今这条街上已经是另一个样子了。到了2005年,管理者因为街角上一幢二层的废弃房屋被无家可归者和吸毒者占据,成为滋生犯罪的场所而不得不将它完全封闭起来。至此,因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干预,荷兰路从原来以本地人为主的中档社区,变成了新移民为主的犯罪率增高的低收入社区。

 

不过故事还没有完,旧的和谐打破之后,新的平衡迟早会建立起来。去年我路过荷兰路的时候,发现这条被不少人认为是混乱和危险的街上人气十足。事实上,新移民数量众多的家人和孩子将荷兰路的人行道当作客厅和起居室,他们的视线保护了街道的安全。在黄昏和夜晚经过这条回荡着孩子吵闹的低收入街道,要远比那些布满了摄像头的空旷的高档社区安全的多。(虽然后一种情景也许是某些管理者的理想吧。)

 

规划者和管理者客观上解体了荷兰路之前的社会共生,并给后来者提供了机会。我不清楚这样的变化是否是他们希望的结果,但城市有她自身运行的规律,无视它或强制的"城市管理"是无助于真正解决问题的。

没有评论: